Part1 開
根據乘聯會銷量數據,近幾年A級車市場出現明顯銷量下滑——2020年全年累計銷量557.55萬輛,降幅14.4%;2021年缺芯問題持續緊張,更是加劇了這一問題。
想要重振市場雄風,肯定是要抓住消費者最關心的問題才行:
- 顏值升級,更具運動性,擺脫傳統買菜車的形象;
- 空間升級,靠近B級車,迎合家用車大空間需求;
- 配置升級,提升科技感,滿足
年輕人 新生活態度; - 節油升級,低使用成本,獲得輕松
地 生活的支出; - 動力升級,更強勁動力,A級車不僅是生活家用。
在A級車市場中,廣汽本田凌派一直有很高關注度,當初推薦我哥買的就是它。正好最近有朋友咨詢新凌派的情況,我想著就這個檔口,一起來看看現在A級車領頭車企所使用的策略是不是如總結所說。
圖注:2016款 1.8L CVT旗艦版。
Part2 顏值升級,更具運動性,擺脫傳統家用車的形象
相比于2016款稍顯圓潤的前臉,新凌派的前臉明顯更凌厲。大燈沒有拉得過長,發動機蓋的與前保的過渡也刻意注意了
這張前臉已經有了雅閣的影子,很符合當下A級車設計語言往B級車靠攏的趨勢。
當然,如果只是關注前臉是不夠的。A級車最大的槽點,恐怕就是頭輕腳重的問題。這是因為A級轎車的車身和軸距都比較短,視覺效果上會出現前低后高的感覺。
怎么解決它,有兩種手段。
第一種是視覺手段,避免單一長直的俯沖線條。新凌派的特征線設計,就采用了“√”線條,把不平衡給拉了回來。如果換成第二張圖,別扭了不少。
但只靠視覺手段,還不足以破除天生的物理缺點,加長軸距這種硬解手法也必須安排上。
Part3空間升級,靠近B級車,迎合家用車大空間需求
根據傳統劃分,A級身長度在4300mm~4700m,軸距在2300m~2700mm。新凌派的車身長度4766mm,軸距2730mm,已經達到了B級車的水準。
在我看來,A級車的尺寸被全面升級是由自主品牌掀起,因為要扎根在8~15萬區間,又要有不輸于B級車的享受,必然要提升尺寸。在此大環境下,合資品牌響應了中國市場的發展潮流,沒有
如果說視覺感上新凌派像一臺B級車,那么在空間上真的是完全做到了B級車的水準,基于本田MM理念,其后排空間在同級中更是翹楚。在本土化上,后排一體式小桌板的設計相當巧思,對內飾人機工程設計很有啟發。
大家可能會有誤解,認為內飾設計不就是家庭裝修嘛,請個好設計師就能
圖注:比如此圖測試,就是在副儀表板扶手的
Part4 配置升級,提升科技感,滿足
以往的合資車策略是,在行駛品質上建立優勢,把高端配置給到B級車。就好比給了你不錯的小區和物業,但室內裝修還是十年前風格。雖然有些失落,但安慰自己它只是代步工具,也就釋懷了。
但如今年輕一代可沒有這么好說話,配置升級必然要跟上。新凌派很明白年輕消費者的需求,Honda CONNECT 3.0智導互聯的使用,大概就是智能手機和老人機的區別。這套系統可以實現“語音助手”“車家互聯”“手機遠程車況確認”“OTA”,還全面升級精準導航、在線娛樂、Wi-Fi 熱點共享、 電子支付等功能。
其UI邏輯設計更加合理,操作流暢度更高。以前的老人機選擇一個程序得找好幾個目錄才行,但現在則直接
此外,語音功能
現在汽車安全越來越受大家關注,這些功能來
圖注:新凌派的這些功能在中配版本上就可以享受到,高含金量配置下探想必也是為了更親民。
Part5節油升級,低使用成本,獲得輕松地生活的支出;動力升級,更強勁動力,A級車不僅是生活家用
動力是所有用戶都在意的點,而A級車用戶除了關心動力強勁與否,因為家用訴求還會在乎是否省油。如今A級車受到政策影響,如何調和這些需求,面臨的壓力更是前所未有。在前幾年,48V輕混系統被大家熱議正是因為這個原因,但這幾年的發展并不如預期,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它的穩定性不是很好,而且對動力沒有明顯幫助。
圖注:市場上的48V輕混系統都是由電機、動力電池組(鋰電池為主)以及電壓控制器(DC-DC轉換器)這三大件組成,節油標準平均在達到5%左右。
正因此,在燃油車市場,本田、豐田有明顯優勢,因為混動技術加持,能很大平衡這些問題。新凌派在動力上搭載了第三代 i-MMD 雙電機混合動力系統,不僅動力強勁,燃油經濟性也相當優秀。
當然,受制于專利壁壘,以及發展時機已過,這些可能對于其他家的借鑒意義不大。如今市場發展趨勢,更多廠家會選擇走純電路線。所以我個人建議,如果很關注油耗和動力,要么看看純電車,要么看看兩田的油混車。
Part6 總結
新凌派是A級車里,是可以放心放入家用清單的車型,新凌派的空間、動力很符合消費者最新需求,而換新之后,顏值、智能性、品質感進一步強化,綜合產品力進一步提升。如今A級車市場需要有類似品質的車型來提升市場信心,看好新凌派能上演王者歸來的戲碼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