時不時聽到有媒體或汽車同行嘆息,本應近水樓臺,當年卻沒買比亞迪股票,或買了比亞迪,但中間耐不住賣早了,只能眼睜睜看著比亞迪股價不斷創新高。
汽車廠商主要分兩類,一種是銷量高,但以燃油車為主,未來想象空間不大的傳統車廠;另一種是未來充滿想象空間,以
而比亞迪卻屬于兩者之間的第三類,同時具備上述兩者的優勢。其一方面高度參與新能源賽道,未來想象空間巨大,另一方面又有跟傳統廠商平起平坐的高銷量,受到投資者追捧就不足為奇。
真正的新能源之王
比亞迪2021年新能源乘用車年銷售超過58萬輛。聲勢很大的特斯拉,這個數字只有32萬(中國市場)??恐u低價車的五菱,這個數字也只能去到43萬,都低于比亞迪。
作為新勢力的“蔚小理”,每月都喜歡曬自己月銷過萬的海報。它們的過萬,往往是品牌下多款車型加起來才能達到。
比亞迪單一新能源車型,月銷已經做到過萬,例如比亞迪漢、秦、宋、海豚等?!拔敌±怼比夷赇N量加起來,只相當于比亞迪的一半而已。由此可見,比亞迪新能源車型的銷量到底有多猛。
車價含金量
說到銷量,有人會反駁,比亞迪車價偏低,58萬臺的新能源年銷量含金量不高。這是很多人對比亞迪,或者說國產品牌的固有印象。
其實比亞迪在近年,平均車價不斷走高,2021年均價已經去到15.17萬,比長城汽車均價貴3萬左右、比吉利貴4萬左右,比長安貴6萬左右,已經跟被認為更“高級”的大眾品牌相當。于是有人調侃,以前是/沒錢/買比亞迪,現在是/沒錢買/比亞迪。
比亞迪高端化,漢車型功不可沒,這款車售價去到20.98-27.95萬。比亞迪漢在2021年,全年賣了117665臺,平均月銷量接近一萬臺。其中在12月份,月銷量更創出歷史新高,達到13701臺。以上險量來算的話,漢車型在中大型轎車市場,12月份已經超越了BBA的E級、5系、A6L。
漢
但超過20萬的車型,消費者更看重產品魅力,而非單純的性價比。漢不論是在時尚潮流的設計,還是在“安全、性能、豪華”三個維度的實力都對用戶有著極高的吸引力。豪華感方面,漢的中式豪華設計以及內飾用料完全不輸BBA的“56E”,在靜謐性方面甚至有領先優勢。性能方面,漢EV高性能版能夠3.9秒破百,保時捷Panamera也要去到180萬的GTS才能追上。還有安全方面,刀片電池通過了電池界的珠穆朗瑪峰測試—針刺實驗,真正解決了電池自燃的痛點。
路
比亞迪漢成功沖擊高端之前,曾有不少中國品牌對此進行嘗試。中間有部分車型眼看快要觸及成功,最終還是無功而返。
例如在2015年,長城想用哈弗H8車型沖擊20萬以上的市場。這款車型在臨上市前爽約延期,廠方稱要“回爐重造”?!盎貭t重造”的原因,網上眾說紛紜,比較主流的說法就是海外供應商的零件匹配有問題。哈弗H8本來很高的熱度,在回爐這段時間被攤涼。
往后在2017年,廣汽傳祺GS8比哈弗H8更接近成功。上市后月銷去到過萬,4S店還出現加價提車的盛況。但GS8的自動變速箱是由愛信提供,愛信無法滿足GS8如此大的供貨需求,使得GS8無法完成交付。消費者的熱情,就這樣被消磨掉,GS8往后的銷量也逐漸變得平庸。
上面兩個故事都有同樣的啟示,就是中國品牌必須掌握核心技術,否則容易受制于別人。比亞迪是國內獨此一家,擁有自研三電和芯片的廠商。去到2021年,新能源廠商苦于買不到足量的電池,只能“哀求”供應商,而比亞迪則有自己的刀片電池。
全球芯片荒下,很多廠商只能“打欠條”,交付沒裝芯片的車給消費者。比亞迪能夠自產芯片,之前還一度有消息稱,比亞迪要將半導體部分獨立上市??梢姖h
銷量
比亞迪漢是否有機會繼續自我突破,刷新更高的銷量數字?我覺得有,從種種消息來看,漢將會推出DM-i車型。按工信部公布的數據來看,漢DM-i最高純電續航能達到200多公里,完全能夠滿足日常市區代步,且就算虧電也隨時可以當油車來開,關鍵是虧電狀態下的百公里油耗僅5L左右。因此DM-i在使用上你可以把它當成油車,但它又能拿到綠牌,同時擁有油車和電車的優勢。
按照比亞迪的數據,
并且即將到來的漢DM-i,也進一步完善了比亞迪的整體產品線。而EV和DM的先進動力總成,實際也是驅動比亞迪品牌的強勁引擎。經過近些年的不斷發展,比亞迪早已將動力總成這一曾經束縛自主品牌的枷鎖,變成了撼動合資品牌、甚至是豪華品牌的利器。
而隨著比亞迪新技術的不斷迭代升級,姑且不論比亞迪自身車型的銷量,有朝一日,我們在合資品牌的車型上看到比亞迪的科技、比亞迪的電芯,相信也都不足為奇。